以下文章来源于FasTrakCareer,作者FasTrak

FasTrakCareerFasTrak Career专注战略咨询方法和商业思维教育。FasTrak为咨询公司、企业和全球商学院提供课程,也为有志进入咨询行业的个人提供求职和能力培训,帮助他们进入McKinsey, BCG, Bain等顶尖咨询公司。

你可能听说过 --“咨询公司就是天价卖PPT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试想一下,如果把某个咨询项目的研究材料、数据,甚至是结论和建议都给到你,你能写出一份让客户一看就觉得很“值”的报告吗?

那难点在哪里呢?

咨询PPT最大的难点其实是讲述的逻辑和内容 - 如何把几个月的研究成果浓缩到一起,整理成一份很有说服力的报告,并让客户看完以后就可以执行。

原始的数据、研究材料、结论通常是杂乱、冗长、冷冰冰的。如果堆砌一堆没有逻辑关系的数据和事实,叙述方式也平淡无奇,那么只会让客户一头雾水。

麦肯锡的商务演示高级指南中写道,要想撰写顶级PPT,在叙述的逻辑方面有三大原则 -

  • 开头建立共识

  • 具体分析内容有强逻辑

  • 用讲故事的方法叙述

FasTrak带着大家一起来探讨下这些原则的具体运用。

一、开头建立共识

报告的目的是解决客户心中的问题。所以从一开始,就要建立起共识,以便于后续具体分析的展开。

我们可以套用Barbara Minto的SCQA逻辑展开报告。

  1. 背景(Context or Starting Point)

  2. 变化或困境(Catalyst or Complication)

  3. 问题(Question)

  4. 解决方案(Answer)

  5. 行动(Call to action)

1.背景

背景就是我们现在在哪儿?

比如说 – 去年的财务表现非常好,但是今年第一季度增长停滞。

从背景开始,是因为背景一般是后面要说的故事的起始点。

一般背景是观众都已经熟知的事实,或者是在这个报告开始之前就已经同意的点。背景信息能够让整个Presentation有一个充满共识的良好开端。

典型的背景有“我们采取了某些举措”、“业绩表现很好”、“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等等。有的听众会问“你说的我已经知道了,然后呢?”这时候你就会开始讲解“困境”。

2.变化或困境

困境让你要讲的故事产生很多张力。

典型的“困境”包括:“我们无法做这个事,因为受到了某些阻碍”、“我采取的行动并不有效”。

描述“困境”的目的在于让听众问出他们心中的问题。

3.问题

听了背景和困境,观众很自然地会问“那我们要做什么?”

由问题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解决方案。

4.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般报告的重中之重,它是你的建议。

5.行动

行动是你希望听众听完这个Presentation做的一系列事情。

事实上,你的整个报告都会围绕“解决方案”和“行动”,因为你希望听众有所行动。

所以在设计整个报告的时候,就要提前想好你想要建议客户做什么。

二、具体分析内容有强逻辑

1.用拆分的方法来回答复杂的问题

搭建一个框架,把分解完的想法和细节填充进去,能清晰地向客户表达我们的分析思路。比如,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是最常用的框架。

比如说,麦肯锡的报告(下图)给出了利润表的例子,拆成了“营业额”和“成本”,分析了对公司利润不利的因素。

2.利用归纳的逻辑,而非演绎逻辑

演绎推理:从一个一般性假设开始,以连续的步骤得出一个特定的、合乎逻辑的结论的可能性。(从普遍性推理到特殊性)

举个演绎推理的例子,

如果一个人生病,那他无法来上班。

John病了。

则John无法来上班。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相反,自下而上的逻辑思考,基于信息的论断来结束。(从特殊性推理到普遍性)

举个归纳推理的例子,

两个证人声称John犯了谋杀罪。

凶器上只有John的指纹。

John承认了罪行。

所以,John犯了谋杀罪。

当我们写PPT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按照工作的顺序来表达我们的想法,这实际上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

一般来说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客户并不在意你做了什么、你的有多努力,他们只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所以,我们建议用归纳推理去呈现问题的答案,因为它理解起来更加简洁明了。

3.连贯的标题说明需要论证的过程

标题,是一份报告中的重中之重。

报告有一条逻辑清晰的故事线,所以标题要承接的非常紧密,并且要非常容易读懂。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尽量保持标题之间的统一,包括结构、时态、语调、格式。

就像写一篇文章一样,一个个论点间的连接要非常流畅。

比如麦肯锡的报告,如果把多页的PPT标题连起来,必然有统一的逻辑。

三、用讲故事的方法叙述

很多咨询新人会把PPT的重点放在格式,或者是让PPT看起来很高大上。

问题往往不是对齐、字体、字号、颜色、没标数据来源。

虽然这些也是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讲故事” 。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而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用逻辑、用理性,但是当我们要去影响别人、让他们认同我们的时候,只有逻辑是不够的。

以下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说服观众时,故事比基于事实的论点更有效 -

1.观点是理性的,但人是感性的

你不能用理性的论点来改变人们感性的想法。

举个例子,你基于数据统计得出“A商店的口碑不行”的论点,但客户正好对A商店颇有好感,可能从感情上不能苟同这一点。

这个时候,你可以讲一个故事,比如“B先生去A商店遭遇了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让你的客户同情故事中的人物,从而影响他们与那个主题相关的情感。

总的来说,提出一个理性的论点会立刻激发听众的批判思维,让他们忍不住分析和反驳。但如果让你的观众沉浸在故事中,这种说服力就会大得多。

2.故事是令人难忘的,更容易重复和传播

故事正是把抽象的论点转换成具体的现实场景。这就导致,我们通过故事讲述的论点更容易让大脑去分析和记忆。

同时,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故事中包含的信息都促使人们去重复和传播。

比如,你的客户可能会记不得“A商店面临的问题”,但是他能记起“可怜的B先生的遭遇”

,这就方便他向其他人重复这些故事。

3.好的故事遵循同样的套路

  • 基本要素:冲突(渴望+障碍)、行动、结局

  • 附加要素:情感、展示

其中,冲突是讲故事的核心,包括渴望(想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隐形市场)和障碍(遇到哪些问题),只有说清了冲突,客户才能知道你解决的问题对他到底有多大意义。

Presentation专家Nancy Duarte在她的TED Talk中说 -

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最好的故事和电影,之所以吸引人,因为他们从不平铺直叙,而是在叙事中创造悬念,从而引起听众的兴趣。

她建议给客户的报告演示也应该遵循这样一种“现况 / 最佳状况”的叙事模式,通过描述现实的惨淡,未来的美好,突出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制造兴趣和悬念。

在一开始,先陈述现状,然后告诉观众,如果采纳你的战略建议,未来会出现的情况。

在“现状”和“最佳状况”之间,创造出一种紧张感,让观众保持专注。

报告的最后,明确地提出你的建议,并向听众展现成功的蓝图。

商业故事比起虚拟的小说故事,有四大点需要格外区别开来:

  • 商业故事中客户的渴望是从现实挖掘的而不是人为制造的

  • 商业故事不一定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往往是先说结论而后阐述为什么

  • 商业故事并不需要夸张的情感,除了拉投资讲梦想可能需要激情展望,其他商业场合,夸张的情感会让人产生不适感

  • 商业故事中需要包含很多的数据分析和现实案例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