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聊聊那些你不愿说给领导的话,扒扒不说的原因,再看看为什么要说,说了又能怎么样。

>>那些你不愿说给领导的话

尽管IT这行内的公司的文化相比国企、政府已足够简单,然而还是有一些话我们只愿在同级别的“自己人”之间当作牢骚来发一发。这些话虽然经常关乎公司的利益甚至将来的生存,可没人愿意把它们说给领导听。

比如领导决定了一个新项目的交付日期,不容置疑地说一定要在四周内完成。而作为开发人员我们觉得这根本不可能,起码需要10周时间。可我们不说。作为项目经理,往往也清楚自己的团队不可能在四周内交付,可他往往也会答应下来。

比如领导拍板了一个技术方案,程序员和项目经理都觉得不合适,既不是技术上最可行的,也不是最经济的,可没人列个一二三出来和领导理论。

比如程序员明显能看到产品划分上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应用产品部和系统部配合不畅,应用产品部总是埋怨系统部提供的中间件或底层服务错漏百出以致不愿升级到新的版本,系统部总是埋怨应用产品部抱着老版本不放死也不愿意采用解决了众多Bug应该更好用的新版中间件。

比如团队里的程序员都觉得王二麻子不靠谱应该踢出去,可尽管王二麻子总是拉低整体的生产效率(1+5都等于3了)让人忍无可忍,也没人和领导说。

比如张三丰明明对领导分派给自己的任务不满意,对所用技术也不赞成,可还是以“哦”、“好的”、“行”把这些接受下来。

比如明明版本还未经过充分测试,甚至一轮都没测完,领导为了赶上截止日期,愣是要发布,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尽管心中充满担忧,可左思右想后还是算了。

比如我们明明觉得发布的产品架构不合理、技术落后、代码脏乱差、隐藏的Bug一大把、雷区早晚被引爆,总之欠了很多技术债,可还是没能告诉领导说咱们先把技术债务清偿一下再往前“滚”。

比如程序员明明觉得这个需求不合理,既不符合用户的逻辑也很难用现有技术实现简直就是个奇葩,可还是默默地开始做了。

比如张三明明觉得今年的绩效自己应该得A而不是C,可面对落在自己头上的C,尽管心中不满丛生如蛛网怨气纵横似霜剑,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

>>不说的千般考虑

王小波有一篇杂文,就叫“沉默的大多数”,还有一本同名的集子,可能很多人听说过。这是我找到的一张图,比较有感觉。

前面我提到的那些场景和与之相关的话,多数具有不那么招人待见、容易让人尴尬、很可能让人不痛快等特点。我们欲说还休终究算了,部分考量是酱紫的: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则相安无事……

  • 领导眼睛不瞎,总会看见我的努力的,主动去提反倒让领导面子上挂不住转过来对我有看法

  • 这么明显的问题,领导会看不见吗?肯定是他没办法解决或者还没想到的好的解决办法或者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者有办法但解决起来复杂系数太高只好装没看见

  • 说了也没用,领导不会听的

  • 说这些领导会不高兴,觉得自己是对他不满,以后自己的升迁就没戏了

  • “努力”而无结果比一开始就下断语说这事儿肯定不成在政治上更正确

>>为什么要说,说了又怎样

你是公司的一部分,也是你工作环境的一部分,环境和文化是大家创造的,没理由别人整个好环境你坐享其成,你自己不为自己负责,自己不堵破窗户,破窗户就一直在那里,慢慢变大,直到那幢建筑轰然倒塌。

你说了别人才会知道你的想法,你不说,你保持沉默,别人就当你没事儿,就当你同意了,你就被代表了,你就被数字化了。而你越被代表,越没有说话的意愿,就越有可能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即便面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儿,也没说话的意愿了,你好像一个局外人,看着自己被别人支配,被行货化,麻木,无动于衷,爱谁谁,不行就换个地方……换个地方会好吗?重新开始一轮新的循环……

这就是不说的坏处,人人都不说,就等着《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天真的小孩出现,就等着别人推动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然后自己跑过去分一杯汤羹……这样的结果就是死鱼把大家都臭死了,谁也没得玩儿。

所以,我们要说,说出来领导才会知道还有这么一个人、一群人是在意这些事儿的,领导才会正视原本想糊弄过去的事儿,重新开始考虑正经的方案,这样事情才有转机,才可能走上正确的道路,整个环境也才会慢慢变好,大环境好了,处在其中的每个人才能受惠。

当然,说真话有风险,可能会不受领导待见,可能会因此丧失升迁的几率,甚至可能因此被“冷落”,然而想想不说也是个河臭鱼死的结果,还是说说看更有价值——兴许多你一个人的一句真话,美好的一切就开始了呢。

而,最坏的结果,你因为说真话而发展受阻,也真没什么好沮丧、失望的,如果一个组织不能容纳你这样真正为组织好的声音,不能从内部焕发生机,那就走吧,在一个根本不在乎你的地方浪费你的生命,没有任何意义。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